跨国药企洞察|默沙东终止康方2亿美元合作项目,跨国药企如何“优中选优”?
在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宏大叙事中,跨国药企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既是科学前沿的探索者,也是大多市场规则的塑造者,更是各国医疗生态的重要参与者。从FDA到EMA再到NMPA ,从成熟市场到新兴市场,跨国药企的战略抉择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兴衰,更深刻影响着全球患者
在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宏大叙事中,跨国药企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既是科学前沿的探索者,也是大多市场规则的塑造者,更是各国医疗生态的重要参与者。从FDA到EMA再到NMPA ,从成熟市场到新兴市场,跨国药企的战略抉择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兴衰,更深刻影响着全球患者
迈威生物(688062.SH),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宣布其靶向 Nectin-4 ADC 创新药(研发代号:9MW2821,通用名:Bulumtatug Fuvedotin)用于 ADC 经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在美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8月11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披露,乐普生物-B(02157)自主研发的TF ADC药物MRG004A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乐普生物在ADC药物研发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在我国,结直肠癌(CRC)已成为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超50万[1]。更让人揪心的是,约20%的患者确诊时就已出现转移[2],40%的早期患者也会逐渐进展为晚期转移癌[3-5]
为破解当前ADC领域面临的技术壁垒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加快“自主可控”与“开放共生”并行,8月1日,“破界·创新”ADC研发到生产全链条生态沙龙在上海张江圆满举办。
近日,2025 CMC-CHINA 第七届中国制药工业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会上正式发布的10大核心产业链榜单备受业界瞩目。美迪西凭借硬核的创新技术、服务质量及赋能成果,成功荣获 “2025 中国新药临床前CRO排名TOP20”。
中国创新药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创新药公司从小到大,已经具备长成参天大树之势。
2025年的创新药行业正经历历史性转折,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形成双重驱动。医保局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解决支付难题,药品审批周期缩短至6-8个月,较2023年提速40%。全球临床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在GLP-1、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等领域的突破性
凯莱英2025年8月10日的综合分析,结合业务布局、业绩表现及战略动向。
2025年8月9日,IT之家讯——全球模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TI)突然在中国市场“放大招”:8月15日起,超6万款芯片集体涨价,最高涨幅超30%!工业自动化用的ADC芯片从3.2美元飙到4.1美元(+28%),新能源汽车BMS芯片涨22%,连手机快充芯片也涨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解决ADC转换数据丢失的控制器电路”专利获授权。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ADC转换数据丢失的控制器电路,包含RAM存储器、ADC控制器、ADC、SRAM控制器和至少一个主机,ADC控制器包含一
8月9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恒瑞医药的HER2 ADC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与PD-L1单抗阿得贝利单抗联合用于PD-L1阳性(CPS≥1)局部复发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于当地时间9月6日-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WCLC是致力于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多学科肿瘤学会议,每届都有来自全球的众多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前沿诊疗进展。
2025H1,乐普生物首次盈利,利润不少于2400万元,成为少数率先实现盈亏平衡的港股18A创新药企之一(含摘B企业),获得长期主义的能力,造血能力+研发能力+BD能力将互相强化,强者恒强。
乐普生物-B(02157)董事会向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公告,根据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的初步评估以及董事会目前所掌握的信息,预计公司将实现不少于24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较2024年同期约1.97亿元人民币的亏损实现重大逆转,
Delta样配体3 (DLL3)是Notch配体家族一员,在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很少表达,DLL3的肿瘤表达特异性使其成为了治疗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潜力靶点之一。
中国杭州,2025年8月6日,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华东”)研发的注射用HDM2012(MUC17-ADC)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现了首例受试者成功给药。
ACROBiosystems百普赛斯【ADC活性分析与质控技术攻坚系列课】由三位资深技术专家领衔,通过五大核心模块系统解构ADC药物从活性分析到质控技术的关键点,助力ADC药物研发突破技术瓶颈。
8月5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68%,报24902.53点。映恩生物-B(09606.HK)收报387.6港元/股,上涨12.74%,成交量36.95万股,成交额1.37亿港元,振幅14.49%。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作为靶向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已从第一代的随机偶联发展到第二代的定点偶联,显著提升了治疗窗口。本文综述了双载荷均相 ADC这一新兴技术,其通过在单一抗体上精准携带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协同攻击,尤其在克服耐药性和提升